有莫博士之称的沃尔特·莫斯伯格(WaltMossberg)今天在科技网站TheVerge撰文称,目前智能手表存在的问题是不够智能,不能离开智能手机独立完成许多功能。只有解决这两个问题,智能手表才可能大行其道,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下为文章全文:
与大多数读者一样,我在工作和生活中也使用数字设备。但哪种设备是可有可无的呢?
对我来说,没有智能手机是最糟糕的,我会感觉与其他人失去了联系;没有笔记本紧随其后,因为它是主要的工作工具,是上网和观看视频的最佳显示设备;我是平板电脑重度用户,因此不愿意失去iPad。目前我使用iPad完成包括工作任务在内的许多事情。
售价700美元的不锈钢表壳AppleWatch呢?如果它丢了,也许数天后我就会忘得一干二净。对于AppleWatch,购买它我也没有觉得后悔,或厌烦它。但自去年4月份开始佩戴以来,AppleWatch并没有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像我的手机,如果哪天出门时把AppleWatch落在家里,我不会专门回来取它。
像我这样的情况并非少数。我认识许多科技粉,他们要么没有购买智能手表,要么没有对购买的智能手表产生依赖。我的一名朋友——也是一名资深科技记者,在去医院做例行体检时,因担心被窃或丢失而摘下了佩戴的AppleWatch,但做完检查走出医院时并没有想起重新戴上AppleWatch。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智能手表不够智能,没有让用户感到它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智能手表只是重复了智能手机的功能,不过有时会给用户带来更多方便,但更多时候并非如此。在大多数情况下,智能手表仅仅是手机“伴侣”,不与手机配套使用,它会丧失大部分功能。
智能手表出路在哪里?所有智能手表需要能独立完成大量功能,在没有智能手机配合的情况下向用户提供服务。
两项半任务
除看时间和日期外,我使用AppleWatch主要完成两项半任务。其一是健康追踪,AppleWatch并非面向狂热健身爱好者,而是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我们需要减少久坐时间,每天进行体育锻炼。
其二是通知。在手腕上看消息、提醒或日程表事项,比从口袋或手提袋中掏出手机查看这些信息更方便。在AppleWatch和其他智能手表上,使用语音助手也相当方便。我感觉苹果Siri非常棒,可以利用它通过AppleWatch口授相当长的消息,甚至是在有些嘈杂的环境中。
另外半项任务是什么?它就是使用ApplePay,以及星巴克应用、电子机票和火车票等基于密码的身份认证、支付功能。我之所以将这称作“半项任务”,是因为在一半时间中,商家使用的设备适合使用手机付款,使用智能手表付款要求扭曲手腕,用户没必要尝试这么做。
(我希望苹果能优化用户抬起手腕看时间时开启屏幕的算法,至少每周有一次,我需要尝试多次才能开启屏幕。)
仅此而已?
我去年春季首次评测AppleWatch时曾表示,“这是一款全新产品,随着新软件的开发,其最佳用途将在未来被挖掘出来。”问题在于,它与那时相比没有任何进步。
期间,苹果发布了新版智能手表操作系统,以加快应用运行速度、丰富第三方应用,第三方应用数量由约4000款增长至逾13000款。但是,在我与苹果内部人士私下谈到这一话题时,他们称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健身追踪、通知和支付仍然是AppleWatch的三大用途。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Cook)在解释AppleWatch的价值时也公开提到这三大用途。不仅如此,三星内部人士私下也把健身追踪、通知和支付列为该公司智能手表的三大用途,其中包括最近发布的GearS2。
两家公司专家都认为智能手表的价值在于,能比在智能手机上更方便地获取信息、更快地完成关键任务。对于看消息来说确实如此,但我几乎不使用第三方智能手表应用。我发现大多数智能手表应用运行速度慢、使用不方便,远不如智能手机。
早年间
苹果进入后,智能手表(尽管功能有所重叠,我还是把它与健身手环区别开来)市场开始快速发展。苹果没有披露AppleWatch销量,不过英国市场研究公司Juniper上周发表报告称,去年全球智能手表销量约为1700万块,其中苹果占逾半数。苹果去年4月份才开始销售AppleWatch。
Juniper称,AndroidWear智能手表市场份额不足10%(三星手机主要运行Android,最新款智能手表则运行自家Tizen)。如果去年AppleWatch销量确实只有800万或900万块,将远低于部分分析师预期,对苹果财务业绩几乎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但是,人们也许忘记了一点:苹果热门产品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逐渐成熟。例如,iPod问世时间是2001年,但直到2003-2004年的第三代产品才真正迎来快速发展。苹果可能在今年发布第二代AppleWatch。我预计三星和AndroidWear智能手表厂商不会退出这一市场。与苹果一样,它们在向主流消费者销售产品方面都遇到了困难。
因此可能是我过于心急了。但根据Juniper的说法,“智能手表依然缺乏有说服力的使用场景。”
未来如何?
我认为智能手表不需要一款“极其成功的应用”,但需要更有吸引力的功能。智能手表需要具备能独立完成的功能,这些功能需要有用、速度快、安全和酷。
我无法预测智能手表的未来,但我认为使它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一部分的一个途径是,把它打造成用户在周围环境中的化身。
例如,尽管在手机上使用地图速度更快和更方便,但智能手表在与智能家居设备,甚至汽车通信方面更有优势。智能手表可能比手机更能“代表”用户,知道用户身份,能限制只让用户使用。因此,在得到用户授权后,它能开启房门、告诉用户房间温度,甚至能远程启动汽车。
在商店中,智能手表不仅能用来支付购物款,还能自动订购经常购买的物品。用户可以在屏幕更大的设备上定制这些任务,然后通过智能手表轻松完成它们。这些任务已经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完成,甚至一些智能手表应用也能完成部分任务。
但我认为,这类功能需要成为智能手表的核心功能,嵌入控制智能家居设备和汽车的iOS、Android平台。三星已经在利用其Tizen软件平台开发这类技术。
上述想法可能不足以提高智能手表的吸引力,肯定有比我更聪明的人也在考虑这一问题。但是,智能手表必须有所变化,如果它不能比现在更智能、更有用,就有沦为鸡肋的风险。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