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业内又传出暴风魔镜大裁员的消息,且裁员幅度近一半。之所以说又,是因为在去年10月魔镜就传出过大幅裁员的消息,只不过上次暴风对裁员消息直接予以否认,称其不实。而此次裁员传闻,暴风的回应仅表示其属正常业务调整。
结合最近甚嚣尘上的“VR寒冬”论,许多人进一步认定VR行业遇到了瓶颈。但是笔者想说,暴风魔镜的困境不代表VR行业的困境,它的繁荣也不代表VR的繁荣。
迭代多不代表产品进步快
为什么暴风魔镜会陷入困境,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产品。从2014年第一代暴风魔镜发布,到2016年推出第5代魔镜,在三大头显(HTC Vive、Oculus Rift、PSVR)初代产品刚刚上市的年份,暴风已经宣布进入了VR 2.0时代。
然而,魔镜虽然遵循互联网快速迭代的打法,但迭代多不代表产品进步快。从第一代魔镜到第五代魔镜,它仍然只是个手机VR盒子,一个塑料版的Cardboard。
尽管到了第五代时魔镜开始加入外置陀螺仪,并与Leap Motion合作手势交互,但在最近的测评中笔者发现,外置陀螺仪并没有得到多少内容的支持,甚至魔镜App本身的体验也没有因此有可见的提高;而带Leap Motion的版本更是在发布之后就没有多少声音了,很可能是因为899元的高售价。
诺亦腾CTO戴若犁认为,在VR体验的水平上,Gear VR是及格线,而HTC Vive是顶级的家庭虚拟现实解决方案。体验过手机盒子和HTC Vive的人都可以发现,两者有着非常大的差距。如果要给魔镜打分的话,它至始至终都在及格线之下。
手机盒子无生态可言
在这一波VR刚刚兴起的时候,有大量的VR手机盒子涌现,暴风魔镜是其中走得最远的一家,也是唯一仍在希望围绕自家产品打造生态的公司。在15年底宣布要做硬件的焰火工坊,当时也同样宣布要做生态,但到今年产品上市之时,已经放弃了打造生态的想法。
焰火工坊的CEO娄池对笔者表示,
创业公司的劣势是很难建立起一个自己真正所谓的生态,不管是移动VR还是PC VR,创业公司都没有自己所谓的生态,这点是很现实的。
对于基于Android的移动VR,娄池认为归根结底还是Google的生态。不仅仅焰火,他认为手机厂商,甚至是Gear VR,未来都要去兼容Daydream的平台。“在Google的平台上跟Google打是不现实的”,他说。除了iOS上的Cardboard应用,移动VR归根结底还是运行在Android平台上,而要在Android上撇开Google建立自家的生态显然是不现实的。
暴风魔镜纵然有过百万的销量,也不会拥有自家的生态。其最大的资产,就是可以分发移动VR内容的魔镜App。魔镜依赖的是Cardboard的生态(也就是Android生态),它想做一些生态建设上的事情,比如吸引开发者为带陀螺仪的魔镜开发内容,却得不到多少支持。
暴风魔镜不代表VR行业
在当下的VR行业,好的VR硬件平台和体验以HTC Vive、Oculus和PSVR为代表,而移动VR的生态和发展方向掌握在Google手中。
暴风魔镜不能代表VR行业的兴衰和发展方向,它是廉价手机盒子的一个分支,产品体验糟糕,更吸引不了开发者。如前文所说,魔镜的困境不代表VR行业的困境,它的繁荣也不代表VR的繁荣。
如果想知道VR行业的兴衰,应该看看三大头显在销量在接下来的一两年中会有怎样的表现,以及移动VR是否能持续提高产品体验并留住用户。
现在不是VR寒冬,现在是VR行业发展的起步阶段,而决定上述产品表现的,是内容厂商,不是暴风魔镜。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