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去年9月,苹果就率先公布了旗下首款可穿戴智能设备Apple Watch的存在。经过近半年时间的持续研发,终于,在本周一的苹果2015春季新品发布会上,备受期待的Apple Watch终于以完全版的形式正式与消费者见面。
就在很多人就此以为,苹果的介入将会大大促进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发展,并将一如iPhone手机那样势如破竹再度领跑行业前列的时候,却也有不同的声音冒了出来,诸如售价昂贵,设计保守的论调不绝于耳。相反,此前不温不火的智能手表领域,也因苹果Apple Watch的声名鹊起而再度引起了广泛关注。
那么,Apple Watch能否不负众望的呈现秋风扫落叶之势?而以Moto 360为代表的安卓智能手表能否借势上位,在Apple Watch羽翼尚未丰满之际拔得头筹呢?今日,我们就对Apple Watch及Moto 360这两款备受关注的产品进行一番粗浅的对比。
虽然同为智能手表,但Apple Watch与Moto 360选择了截然不同的设计风格,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苹果与摩托罗拉两家公司对于智能手表的定位区别。Apple Watch采用了近似于方形的表盘设计,屏幕分辨率达到了Retina级别,重量最轻为1.41oz,最终为1.9oz,从参数上来看基本符合人们对于普通手表的认知,可绝大多数消费者(苹果死忠除外),看过发布会后都一直感觉,这样的设计实在是与苹果一贯以来的精致高端形象相距甚远。
虽然苹果公司并未明确说明,但很显然,苹果手机过于成功的领先地位影响了他们对于消费者接受能力的判断。苹果很想将Apple Watch打造成一款时尚设备,一款近似于手机的智能终端,因此,方形的表盘更容易将成熟的iOS系统功能移植到智能手表端。
同时,各式各样的配件、令人眼花缭乱的表带,多种价格不同的阶梯式开售价格,甚至于无所不用其穷的多种配色方案,都一股脑的被苹果搬到了AppleWatch机身上,乍一看煞有介事,满足了不同阶段消费者的各类需求,然而,太过普通的表盘设计却拖累了整个AppleWatch系列产品。
可以说,正是由于AppleWatch盲目的采用了方形的外观设计,导致苹果首款智能手表看起来极客气质过于浓重,而时尚气息却又荡然无存。无论怎样赏析,我们都仅仅认为,这样的设计对于成熟的商务人士来讲,始终是不太适合的,而对于追求时尚的年轻人来说,即便是最廉价的运动款AppleWatch,也丝毫感受年轻的气息。
反观Moto360,虽然发布时间上要至少提前于AppleWatch近半年,但直至现在,依旧是业内公认的最为美型的智能手表产品,而其中最为突出的,莫过于Moto360那唯美的圆形表盘设计。可能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孩童时期,没有手表的我们会习惯性地在手腕上画出一个手表的造型,而出于我们的本能,画在手腕上的那块手表一定是圆形的。这就是人们对于手表形态的基本认知。
圆形的表盘更符合人们对于手表的基本定义,更符合人们对于手表的传统认知。的确在Moto360推出前的智能手表蛮荒时代,大部分产品还都是以方形的面目示人的,但正是Moto360的出现,改变了智能可穿戴设备厂商对于智能手表的外观设计方案,从此以后LGGWatchR,果壳手表2代,华为HuaweiWatch等智能手表产品纷纷并且方形表盘,转而投入了圆形表盘的怀抱。不可否认,正是Moto360的出现,引领了智能手表产业的设计风潮,也正是Moto360的成功,让人们意识到,智能手表,首先要是一块手表,空谈智能必将遭到淘汰。所以,我们认为,AppleWatch即便被苹果吹捧的如何高高在上,也无法改变其极尽平庸的外观。
和iPhone的成功根本在于iOS系统一样,出自苹果之手的AppleWatch,也顺理成章的搭载了苹果为期量身定制的WatchOS。对于苹果出品的系统,我们一向是没有太多担心的,所以,在刚刚结束的这场苹果新品发布会上,苹果公司也是大费周章的详细介绍了AppleWatch可以实现的各类功能。
不过,第一眼却依旧不是那么美。让密集恐惧症患者唯恐避之不及的满屏密密麻麻的图标,是我对AppleWatch的第一印象。按道理来说,这样的开端真的算不上美好。好在这样的第一印象没有保持太久,凭借着苹果的强大号召力,第三方应用已经接连宣布适配AppleWatch,我们常见的微信、Evernote、UC浏览器等产品已经迫不及待的推出了其AppleWatch版客户端,并且可以想见未来还会有更多的APP对其进行适配,这是我们最为放心的一点。
同时,苹果第一方APP也在Apple Watch上显示出了极为强大的战斗力。自带的电话、短信、日历、地图功能等,都可以在Apple Watch端进行极为完美的适配,而Siri,更因其独特的使用方式更加适应手表端的操作,如虎添翼。更为关键的是,Apple Watch成为了苹果主推的全新支付方式ApplePay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虽然国内用户还要耐心等待一段时间才能体会到ApplePay的强大之处,但Apple Watch的提前布局显然可以令苹果的全新支付方式推进的更为速度。
而采用Android Wear的Moto360就不想Android手机那样可以对苹果手机直接挑战了,这全是因为谷歌在国内尴尬的生存环境所致。Android Wear系统的基本核心是谷歌的语音交互系统GoogleNow,但是,国内用户如果不通过特殊手段,是无法顺利连接到GoogleNow的服务器的,也就是说,不具备特殊手段的用户,在Moto360的绝大部分功能使用过程中,几乎处于半瘫痪状态。
我们可以常见国外用户通过Moto360的语音直接拨打电话,导航,回复邮件等基本功能,但大陆地区,这些功能因为谷歌的惨遭封杀而根本无法使用。好在第三方软件的适配还算给力,常见的即时沟通,如微信、QQ等,已经推出了相应的AndroidWear客户端,实时推送消息自不必说,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些客户端直接语音回复消息,这对于Moto360用户来说也算是一种安慰。
所以,AppleWatch在软件方面依旧保持着一如iOS一般的强势,但这次并不是谷歌方面的不作为,而是受到了国内政策的打压所致,如果非说Moto360在这方面败下阵来的话,着实有些冤枉。
其他方面,AppleWatch提供的续航时间为24小时,而Moto360在实际体验中的续航时间也足够一天高强度的使用,并且两款产品都采用了吸附式的无线充电技术,所以对于这种每天都要充一次电的智能手表来说,两者的体验都不够好,基本上算是半斤八两。
而防水设计方面,两款产品都支持生活防水,但是如果游泳或者泡澡的话,还都是老老实实的摘下来吧,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最后说说价格,在苹果2015春季新品发布会上,AppleWatch的价格就对要进行直播的小编我造成了极大困扰,各种表盘大小的售价不一,各种表带配备的售价不一,甚至最为奢华的产品售价竟然高达12万元人民币以上,没错,你没有看错,几乎可以买到一款不错的紧凑型轿车的价格,才能换来一款顶配手表,如果你真的土豪到如此水平,我只想说:“我去年买了个表!”。总结起来,AppleWatch的售价就是一个字:“贵!”38mm表盘的售价2588元起,42mm表盘的售价2988元起。普通版AppleWatch两个尺寸版本对应的价格则分别为4188元起和4588元起。Edition的售价则为74800元起,最贵可达126800元。
如果说,在AppleWatch售价公布前,小编对于Moto360的售价还颇具微词的话,那么如今回头再看,如今1500元左右即可入手的Moto360,绝对算得上物超所值,物美价廉了,即便是选配了金属表带的最高配版Moto360,比起Apple Watch的最低售价,也还是有优势的。更何况,摩托罗拉近期正式上线了适用于Moto360的定制页面,让Moto的智能手表用户也可以享受到来自于官方的定制乐趣,对于追求个性的用户来说,绝对是一大福音。
说到这,我们对于Apple Watch和Moto360两款产品的对比也就告一段落。我们认为,在现阶段,AppleWatch还具有极大的进步空间,远没有达到苹果产品的一贯高品质风格,再加上其明显偏高的售价,现阶段并不适合消费者购入。而Moto360经过了初期的价格炒作,现在基本已经呈现出平稳的架势,毫无瑕疵的外观设计,加上还算够用的软件适配,对于喜欢折腾的用户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入手时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