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耳机圈,Beats是一个奇葩的存在。从定价到音质,从用料到假货,Beats被喷已不是一两天了,但这也毫不影响它占据耳机销量的半壁江山,因为再多的专业级攻击都动摇不了Beats的主流用户。当森海、AKG、铁三角们痛心疾首的大呼如何做一款好耳机时,Beats却轻描淡写的说:其实,我是卖时尚的。没错,Beats是耳机圈里最时尚的,时尚圈里最懂音乐的。这种来回漂移的产品属性,就像一个移动靶,让攻击者拳拳打空。
然而,这一切都将随着汪峰FIIL的到来发生改变。这倒不是说FIIL能取代Beats的江湖地位,而是耳机圈第一次出现了一个和Beats极为相像的存在。它打破了Beats在品类上的独一无二,让Beats从此有了对比的参照。虽然,汪峰言之凿凿的说:“我们不做中国的Beats”,但FIIL的出招,怎么看都像冲着Beats来的。
你走你的路,我也走你的路
汪峰的新歌就像是唱给Dr. Dre的:“你走的你路,我也走你的路”。FIIL真的走上了Beats靠脸吃饭的路。
Beats除了有Dr. Dre的号召力,还有大把明星、怪咖和混不吝的年轻人佩戴,加上张扬、个性的设计与辨识度极高的侧B,就此成为流行时尚的符号。而FIIL竟然在玩法上完全照抄了Beats!
首先,为在颜值上对标Beats,FIIL特意重金聘请国际顶尖公司DA出手设计。虽然没弄个大大的F来向B“致敬”,但可以点亮的LOGO呼吸灯却更显风骚。可以说,两者的外观都辨识度极高,只是Beats是张扬的明骚,FIIL是骨子里的闷骚。
另外,FIIL还学起了Beats的明星“刷脸”,除了大陆乐坛半壁江山亲自上阵,还有好声音的造势,章子怡、邓紫棋、那英、李云迪等数十位明星,甚至罗永浩、李楠等商业大佬的站台。这除了证明头条哥不缺朋友,也确实大大提升了FIIL的知名度,首卖预约竟然破了100万,远超预期。
但因为时间尚短,以及汪峰的影响力所限,FIIL在明星量级上比起Beats也还差4、5个科比和10来个Justin Bieber。为此,FIIL来赶紧“活人不足故人补”,把耳机给莫扎特、列侬、爱因斯坦等历史名人戴了个遍。不过,谁知道汪峰接下来会把FIIL戴到谁的头上去?毕竟汪峰说过,要打造FIIL的青年流行文化属性,而他在青年当中并不流行。
一组海报戳穿FIIL的杀心
9月份FIIL低调发布了一组海报,出于某种原因,这组海报并未大肆传播。但有敏锐的媒体却迅速捕捉到了这个细节。显然,打磨过外观,FIIL认为时候到了,该朝Beats的软肋——音质,捅上一刀了。
在《南方周末》刻意发布的这组海报中,FIIL对标Beats音质的有两点:第一、Beats就是听低音的,FIIL才是还原一切音乐的全能型耳机。这点是说音质不如FIIL;第二、Beats并不是听黑人音乐在行,而是只适合嘻哈,连黑人爵士都不适合。这点用心更为险恶,言下之意,听耳机要分类别,你若是美国西海岸gangsta rap的拥趸,当然可以选Beats,而其他类型的音乐还是算了吧。可专门听嘻哈的人群才有多少呢?
当然,FIIL也绝非无中生有,Beats的音质确实饱受诟病,甚至连低音也不能幸免。曾有人晒出HeadRoom的频响测试,相比其他耳机,Monster The Beats by Dr. Dre Headphones(下图桔黄色线)展现出匪夷所思的低频响应。低频一般来讲定义在160Hz以下,人们所期望的低频主要分布在20Hz-80Hz之间。但Beats却从40Hz开始陡降,造成许多听者体验到如在黑暗中被被子捂住,并被闷头殴打的感觉。另外,在低频的方波响应测试中,Beats表现出明显的还原能力缺陷,简单的说就是听啥不像啥。这就是很多人抱怨只听到Beats动次打次轰头的原因。甚至有发烧友打趣,买Beats的优点是不用担心买到假货,因为万一你不小心买到了假货,音质可能反而更好……
为了给Beats补刀,FIIL在发布前别有用心的办了两场盲听会,据参加的发烧友透露,盲听对标的耳机正是Beats Studio 2.0。发烧友对Beats的态度从来都是不屑,一耳朵下去自然FIIL更讨欢心。再加上FIIL一副请各界大神指点的低姿态,于是大赚好感分。
另外,个人认为,FIIL在音质上超越了人们的预期还有两个重要原因。其一,Beats已经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大家对时尚类耳机的音质预期;其二,明星做产品玩票的多,也拉低了大家汪峰做产品的预期。因此,有了这样的心理基础,再加上FIIL在音质上确实下了功夫,让大家一下子把FIIL划到专业耳机的范围里。这么看来,FIIL其实是假谦卑真下手。
199美元的Beats成本值多少钱?
在形成了Beats和FIIL音质上不可同日而语的印象后,接下来就用别人的嘴和产品说话就行了。
国外科技网站 Medium 曾做过Beats Solo的拆解,结果发现,Beats Solo没有放过任何一个能节省成本的机会:减少螺丝的使用,改用胶水和嵌套;减少模具的使用;用着市售最垃圾的发声单元……结果该网站估计,一台市场价199 美元的Beats Solo耳机,成本大约在 17 美元左右。这个成本也包括了包装——而且,外包装盒的成本高达4美元,高过物料清单里的任何其他元器件。
而另一面,FIIL则大肆讲述各种品质故事,如:它的头条和耳罩外壳全部采用航空铝,材质本身成本远不是塑料能及,而且金属对上色的要求也很高,油漆的附着力是一个巨大的难点。要保证在正常使用中不出现掉漆,需要的油漆品质是最好的;还有汪峰是如何从300多种颜色中选出3个,并把研发人员虐成狗的;采用价格数倍于国际一线品牌产品的电子元器件和40mm高品质动圈单元有多牛;以及为保证品质工艺而耗费4吨瑞士军刀级钢材是什么概念。讲完这些故事之后,再来个抛出头戴式耳机售价只有1099。而对比起来,而Beats Studio2.0则定位2000元档。
比起FIIL,Beats的死敌是“天桥Beats”
虽然,FIIL已经明里暗里的对Beats出手,但Beats的最大死敌也许不是FIIL。Beats本质上卖的是逼格,而“天桥Beats”才是逼格的最大杀器,特别是当“天桥Beats”在音质上与Beats扯不清孰优孰劣时,毕竟谁也不愿花一两千买个会被误解的天桥货。
此外,许多粉丝会认为Beats是他们追逐时尚的标签,是个性、高品质、与众不同的符号。但在部分“懂行人”看来,买Beats的人不仅不专业,不会消费,还有点拿着无知来炫耀的意思。甚至你会经常在某些论坛看到Beats的出街照被一群人揶揄、嘲讽。用Beats的人也会被贴上“脑残”、“无知”、“盲从”的标签。但追逐流行本身究竟是盲从还是个性,这又有谁能说得清?在粉丝与“懂行人”的不断争吵中,Beats到底该被打上怎样的标签,也就变得越来越争议化和模糊化了。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