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与AR都代表着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与AR的神秘不同,VR最近已经红透了半边天,甚至被列为2016年的十大科技趋势。而AR,却少有人提及。但是,这并不代表VR就是未来,其实AR才是!
那么,究竟什么是VR,什么又是AR呢?
【VR】
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VR技术,也称人工环境。利用电脑或其他智能计算设备模拟产生一个三度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用户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用户如同身历其境一般。
【AR】
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简称AR技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的技术。这种技术可以通过全息投影,在镜片的显示屏幕中把虚拟世界叠加在现实世界,操作者可以通过设备进行互动。
简单来说,VR的视觉呈现方式是阻断人眼与现实世界的连接,通过设备实时渲染的画面,营造出一个全新的世界。而AR,则是在人眼与现实世界连接的情况下,叠加全息影像,加强其视觉呈现的方式。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坐在书房里看书。这个时候,带上VR的产品,你将会看到的是另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有可能是山顶,也有可能是海边;如果带上AR的产品,在你面前的还会是一本书,不同的是,你不但会看见书,还会看见旁边虚拟的提示信息,这些信息显示着这本书的作者、售价以及出版社等等。
当然,不同的技术也拥有不同的产品。大家耳熟能详的三星Gear VR就是一款VR产品,而谷歌眼睛,则是一款AR产品。
【VR解决呈现,AR解决交互】
尽管VR和AR的发展都处在初级阶段,但我们依然能够清楚地感觉到,两者所着重解决的问题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Gear VR】
想象一下,当你戴上三星的Gear VR,然后与你的手机进行匹配。这时,在你的眼前,所呈现的是一个来自《环太平洋:贼鸥驾驶员》里的虚拟世界,你的视觉将不再局限于手机屏幕,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在很多人眼里,VR技术就是头上戴个3D显示器,然后能玩玩游戏,还能看看电影。其实,VR能干的事还有很多,在旅游、教育,甚至是医疗等专业领域,VR技术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从“看”到“体验”,VR技术在呈现方式上的突破,可以在很多地方做到更多的可能。
【谷歌眼镜】
而AR技术,则是虚拟与现实结合。在去年,谷歌对外发布售价为1500美元谷歌眼睛,虽然仅面向开发者限时贩售,但这依然阻止不了人们对于AR技术的热情。与VR技术不同的是,AR的运用场景更加广泛,已经不再局限于游戏、影视等单一领域,它更像是一种人类智能与未来的交互。
相对于VR单纯的信息输出,AR设备还要解决信息输入的问题。现实影像捕捉完成之后,AR设备还需要独立进行运算并作出反馈,最终呈现在我们眼中的虚拟+现实的叠加影像,才是整个AR的工作流程。更高的技术要求,更广泛的应用场景,让我们有理由相信,AR才是未来计算的平台。
【VR百花齐放,AR寡头垄断】
那么,既然AR才是未来的方向,为什么如今炒得火热的却是VR而不是AR呢?
由于技术和资金的限制,AR产业的准入门槛极高,目前市场上甚至还没有任何一款成熟的、面向消费者的AR产品面世。除了像谷歌、微软这类的科技巨头,鲜有公司可以涉足AR产业。相对的,对于VR产业,由于较低的准入门槛,国内和国外已经拥有大量的消费级产品,发展阶段显然要比AR高得多。
PlayStationMagicLab的主管RichardMarks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解释说,对VR而言,最大的障碍是用户对于VR的接受程度,但是该技术只有亲身体验才会了解,所以这不得不依靠口口相传。如今已经非常火热的VR依然如此苦恼,更不要说连一个成熟产品都没有的AR了……
这就像是一个厨师和一个白领的比喻:厨师烹饪技术高超,但是身处野外,无锅无米,即使再会做饭,他也比不上一个拿着泡面的白领。
尽管AR还处在一个初级得不能再初级的发展阶段,但是我们依然坚定地相信AR才是未来的方向。但这并不代表VR就是个完全没有用武之地的鸡肋,VR还会继续在某些专业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我们要做的,也就只有期待未来赶紧到来了。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